糖尿病患应积极控制血脂预防冠心病


台湾省卫生署统计显示,心血管相关疾病占了国人十大死因的五项,根据今年五月中旬美国国家心、肺及血液组织的最新建议,为了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,血脂的标准更为严格,尤其糖尿病患更应积极控制血脂,因为糖尿病被视为冠心病的同义症。

今天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举行的血脂及动脉硬化学术研讨会中,台北荣总心脏内科主任丁予安指出,美国国家心、肺及血液组织公布的「胆固醇教育计划」认为,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包括高胆固醇血症、抽烟、高血压、家族遗传史及年龄,而糖尿病更不可忽视

丁予安表示,糖尿病患即使没有罹患过冠心病,也常合并数个危险因子,罹患冠心病的风险相当高,被美国医学组织视为冠心病之同义症。

丁予安指出,根据这份报告,患有冠心病或其同义症者,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(mg/dl) 小于一百为主要治疗目标;有多重危险因子者,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小于一百三十为治疗目标;而无危险因子或仅有一个危险因子者,则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小于一百六十为治疗目标。

此外,在日常饮食中,这份最新报告也建议,脂肪占总热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五,碳水化合物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,蛋白质应大于百分之十五,而胆固醇每天少于二百毫克,纤维每天二十到三十公克,总热量为足以维持理想体重的热量。

丁予安说,由于女性比男性容易产生代谢症候群,尤其是更年期妇女,这类患者同时有腹部肥胖、血脂异常、胰岛素抗拒性、高血压及高血糖等症状发生,除了降低血脂外,须并同体重控制、运动、饮食控制等多管齐下来控制代谢症候群,进而降低罹患冠心病的风险。

评论

诸君看了此类的报导, 一定有绝大多数人认为卫生署及荣总似乎很关心大家的健康, 其实又是一起大骗局, 只须用普通常识想一想, 试问如果西医研究方向是正确的, 那为何心脏病为十大死因中占了五项, 这一个统计数字代表了西医对于心脏病的治疗是无效的, 且无法预防的。

任何一种医学皆无所谓, 只要是对病人有效的, 有助的, 我都赞同, 但是有一点必须是前提, 就是如果治不好病, 就代表你不知是由何而起的, 如果不知道发生的原因为何, 那又如何预防它发生呢? 以上这篇报导看似研究的很久, 实际上只是美国研究机构为了给出钱的单位一些交代, 他们有在做事, 以便取得下年度的预算, 而来打马虎眼的, 台湾省卫生署却把它当成宝贝, 随之起舞, 立即给予响应, 实在是拍马屁精。  

由于西医是化学医学, 它必须要等到一定的酵素出现, 方才开始有所动作, 为何酵素会出现异常, 至今仍旧是谜, 简单说就是"知其然, 但不知其所以然" , 这就是许多人仍然死于心脏病的主因, 就连美国副总统钱尼也受心脏病的困扰, 连续做了四次心导管, 目前又植入心脏节律器, 诸君不要以为问题已解决, 实际上他生活在恶梦之中, 睡觉以前真不知明早会不会醒过来。这就是西医学造成灾难, 你们试想一下, 连贵为副总统都如此, 那小市民又能如何呢?    我真正的心愿是协助大众如何真正的避免得到心脏病, 以我目前的医学程度, 我可以很确定保证人类是不会死于心脏病的, 决定在你找的医师是谁, 找错医师, 只怪你自己无知, 怨不得别人。      

由于心脏在中医学理论中, 是君主之官, 本身不受病, 也就是说心脏本身是无病的, 近年来人类无知的滥用西药如抗生素, 营养剂, 各种控制性的药物等等, 造成心脏的负担, 从而破坏心脏的功能与机能, 我在临床上遇到许多病人都是如此, 因此我一再要求病人完全断绝西药及维生素, 然后再开始治疗, 否则不但无效反而病人怨中医也治不好, 到目前为止, 听我话的病人, 从简单的心脏病到心脏肥大, 无一不有好转的, 而且治疗了以后直到今日仍不再犯同一毛病。

  • 分享:
评论
还没有评论
    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